2016年11月6日星期日

千古錦繡壹常州

初春時節,朋友相約,去遊覽“八邑名都,中吳要府”的江南名城常州。 旅遊巴士載著我們的希冀、載著我們的熱情、更載著我們壹路的暢想,壹路疾馳,來到了“千載讀書地,文人甲天下”的龍城常州。這個具有三千二百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,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壹派高樓林立,街道寬闊,人流如潮,玉蘭飄香的現代氣息。龔自珍稱贊常州“天下名士有部落迪士尼美語 有沒有效 ,東南無與常匹儔。”陸遊亦贊常州“儒風蔚然,為東南冠。”這悠悠古風在何處呢?在好心人的指點下,我們來到“前、後北岸”。 首選這裏,只因這裏名勝古跡眾多,歷史人文薈萃。據史書記載,宋慶歷三年,常州人開鑿顧塘河、引白雲溪水折南向東流,形成雙河夾岸。鬥轉星移,兩水的前後駁岸,逐漸衍變成了前北岸、後北岸。從此就出現了“前、後北岸”的地名。前、後北岸的文風熾盛、科舉輝煌。以豐富的文化底蘊,輝煌的科舉業績,彰顯了龍城傳統文人的功名與榮耀。前、後北岸是“俊采星馳地、中華狀元街”自宋代至明清,這裏走出了五位狀元、三名榜眼、三名探花。前、後北岸的先賢才俊或蟾宮折桂,或功成名就,常州人說,這主要得益於兩條水和兩個人。兩條水,壹條就是這顧塘河,另壹條就是這白雲溪,這就是所謂的風水地利;兩個人,壹為孔子——東有當年武進、陽湖兩縣的文廟、縣學,很多狀元、學者都曾在此進學讀書;二為蘇軾——西有蘇東坡寓居地“藤花舊館”,許多文人墨客都因“貪慕東坡而住顧塘”而置家於此。從此才俊星聚、官宦雲集,東沐孔子聖德儒風,西得東坡學富才高,造就了前後北岸名人故居毗連成片的勝景。 輕移慢行,舉目四顧。古色古香的復古建築,飄逸著悠悠的古風。不知不覺間,我們來到了壹座古老的建築面前,大門的橫額上書寫著“常州家譜館”。跨進大門才發現這是古時候壹家私人的居室,廳堂正中懸掛著“白雲草堂”的匾額,壹副對聯赫然在目“雲溪壹灣亦浸千秋風月,草堂三楹可讀百世經綸”前後三楹,古色古香。兩個幽靜的庭院裏,各有兩棵高大的桂花樹,青翠欲滴,生機盎然。樹下是石桌和藤椅。館內,玻璃櫥櫃裏陳列著壹本本譜牒。館長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說:常州家譜館是由常州譜牒文化研究會會長朱炳國先生創辦,常州市華音公益文化基金會譜牒文化基金資助的民間藏品館。這裏珍藏了新老譜牒及電子版家譜共1000余套,計余冊,涉及江南地區近200個姓氏。同時,還藏有部分古老的譜牒木刻雕版。館藏從姓氏起源、百姓圖騰、家譜起源、修譜指南、常州祠堂簡介、雲溪名門、家譜實物、譜牒雕版,這八個方面展示與介紹了譜牒文化常識。“國編史,方修誌,族續譜。參天之木,必有其根;懷山之水,必有其源。中國家譜源遠流長,歷史演變曲折無常,有了壹部《家譜》,就可了解先祖遷徒軌跡,也可知道自己來自何方。”館長不無感慨地對我們說。 離開家譜館,我們來到不遠處的方誌館。常州方誌館是用清漕運總督管幹貞故居西側輔房進行布展的。走進這座神秘的院落,常州三千多年的歷史仿佛濃縮成精華,在我們眼前回放。作為方誌館的開篇,誌書的形制成為這個空間的重要元素,站在這些典籍面前,我們駐足瀏覽,久久不忍離去。轉過壹個墻角,“地”區域展現在眼前了。這裏充分利用露天的庭院布置了常州輿地大觀,照壁鐫刻“輿地”二字。“輿地”者,疆域也,以此來展示常州的地域特征。地面如同水中書頁,疆域區劃顯現其中。與此相鄰的是“城”展廳,走進廳內,只見古常州城模型栩栩如生迪士尼美語 有沒有效,向我們講述常州的城事變遷。展廳壹側的廊道中,以時間為線索的時空長廊裏,“常州建制沿革”壹目了然。 出了“方誌館”,我們緩步行進在窄窄的巷子裏,環顧著這裏別具壹格的復古建築,感受著這裏的人文氣息,不知不覺來到了蘇東坡紀念館。據史料記載,這裏本是“藤花舊館”,是壹代文豪蘇東坡終老之地,原為“孫氏館”。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,蘇東坡從被貶之地海南島來到常州,借居於此。東坡仙逝後,“孫氏館”屢易其主。因蘇東坡曾在此手植紫藤,後人題名“藤花舊館”。 走進蘇東坡紀念館,正門前壹面照壁“顧塘迎坡”,描述了公元1101年蘇東坡從顧塘橋登岸,常州百姓夾道歡迎的場景。擡眼看,迎面是壹尊銅鑄東坡坐臥像,神情泰然,雙目凝視,炯炯有神。旁邊是壹方石刻“毗陵我裏”,由此可見,蘇東坡寓居常州,早已將此地視為他的故裏了。向左壹拐,展現在眼前的是壹個庭院,名“歸裏園”。園內廊軒上爬滿了蘇東坡壹生最喜愛的紫藤花,南墻上刻著他第壹次到常州時寫下的詩句“多謝殘燈不嫌客,孤舟壹夜許相依。”經過壹個圓門,我們來到第二個庭院“憩心園”。左邊有壹槽洗硯池,據資料所載,蘇東坡洗硯池原位於他終老的地方藤花舊館內,乾隆南巡時將其移於艤舟亭,新建紀念館時,又將東坡墨池洗硯的場景再現在這個院子的左面。與其相對的右側是壹口斑駁的古井,這是東坡生活時唯壹的遺物,也是館內唯壹的宋代遺存。雖然井欄圈已缺損壹塊,但仍然保留其原狀,以呈現原汁原味的北宋風韻。穿過庭院,走進館內,這就是紀念館的主體——坐北朝南的“眷君堂”。這裏設置了壹組以蘇東坡與好友錢世雄、維琳長老“對詩論禪”的雕像,陳列了蘇東坡壹生十四次到常州的故事展板,墻壁上懸掛著以蘇軾詩詞為內容的字畫作品。 蘇東坡在常州終老時曾留下“三絕”:絕筆、絕詩、絕言,鐫刻在西墻上,三塊灰色方形磚雕合成“三絕碑”。出了“眷君堂”,我們來到旁邊的東廂房,這裏就是蘇軾終老的地方。門前布滿了他最愛的青竹,屋內陳列著書架、桌案、床榻、用具等,家具、器物都按照宋代風格來擺設的。站在這裏,仿佛領略到了蘇東坡寫字、休息、招待客人等生活細節。六十六歲的蘇東坡攜全家從海南流放地長途跋涉,返歸常州,定居孫氏館,沒想到,在這裏只度過了人生的最後四十八天。這裏的壹塊木質屏風上,記錄了他去世時的場景:“宋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,吳越之民相哭於市”。 壹代文豪蘇東坡走完了他六十六年的人生旅途,終老在這顧塘橋畔孫氏館內。倒遂了熙寧七年他在常州悼念錢公輔所作的《哀詞》中的夙願:“大江之南兮,震澤之北。吾行四方而無歸兮,逝將此焉止息。” 出了“蘇東坡紀念館”已不想到別處走走了,不是因為別處比這裏遜色,只是因為這裏凝重的文化氣氛迪士尼美語 有沒有效,讓人久久希噓感嘆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